夜间
笔趣阁 > 敛财人生[综] > 第562章 寒门贵子(116)一更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www.28gl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寒门贵子(116)


林雨桐等孩子睡下了,就凑过去,给四爷研磨。


看着一封封给江南仕子的信,她心里真的有些震撼。现在才有点明白,这所谓的一力降十会是什么意思。


来自哪里的力量最可怕?是外敌吗?不是!真正可怕的力量是蛰伏在自己身边的,甚至就是自身内部的。


林雨桐拿着信,每一封信的措辞都是有些差别的。


四爷不仅在信上准确的称呼这些仕子的字,甚至包括有些人的家庭,他也会偶尔提到。比如,恭祝某位仕子的祖父七十寿诞。又垂询另一位仕子的母亲肺病是否有了好转。还有问人家妻子是否已经生产,不知道是喜得千金还是喜得贵子。还在信中跟这位仕子讲述了他养育大公主的育儿心得。转脸又调侃另一位仕子新婚之喜。


总之,不管是考上进士的,还是没考上进士的,只要是返回江南的学子,他都写了一封信去。


林雨桐不能不感慨,四爷给这些学子的档案留的可真是够详细的。


但这一开篇,如同老友一般的关怀,就瞬间拉进来彼此之间的关系。叫他们一下子就觉得不可思议,没想到我这样的小人物,竟然被四爷给记住了。


然后四爷表达了对这些学子没有留在北地的遗憾,称他每每想起不能将这些饱学之士留在身边,为天下苍生谋福祉,是平生憾事。想起短暂的相处和接触,又叫他夜不能寐。他十分的期盼这些大才,能有一日归来,礼贤院的门始终为他们敞开着。他也每天会站在高处,眺望南方,盼着他们归来。


如此一写,求贤若渴的感情也有了。看的林雨桐都觉得眼睛湿润,鼻子发酸。


紧跟着,四爷语气一转,说起了眼下的战事。


说他痛苦万分,想起这炮火下,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百姓要丧命,他就寝食难安。想起他所思念的这些人才,也许一身才学都没机会施展,就要如此丧命于战火。他就泪湿衣襟。所以,他不论如何,都无法下旨,将炮火对准这些百姓,这些故旧。


然后,他诚恳的抛出去信的目的。他想请这些仕子,去百姓中替他做一番调查。看看南地百姓的日子都是怎么过的。他说起了北地的事情,说起了北地每个人能分多少土地,一年征收多少赋税,一个人一年的收益大概多少。他说,只要南地的百姓过的好,他将马上撤兵。不会让战火,烧毁百姓的家园。


另外,他附赠每人纹银五十两。又说朝廷现在还很窘迫,他拿不出多少银子来。这银子并不是酬劳。帮着调查的事情,就只当是他们这些故友帮了他一个忙而已。这银子是给的邮资。请他们将结果务必拖商行或是镖局,给他送回京城。


在信的最后,他又提到了对南地治理的设想。比如收回世家土地,分给百姓耕种。免去多少年的赋税,修养生息等等。一系列的惠民措施写的洋洋洒洒。他谦虚的在信上写道,他没去过南地,对当地的情况也不了解。所以,这些设想还只是设想。他希望他们能提出自己的意见。他会认真听取。


最后,他说,他希望在他们的信中,看到一个真实的江南。


林雨桐手里拿着信,心里思量着四爷的意思。


能来北地参加科举的举子,本就是寒门出身。要不然,早就花银子,出仕了。


那么,他们天生就跟世家站在对立面上。


可以想象,他们接到这么一封信的时候,是什么感觉?就跟普通的老百姓接到国家元首的信的感觉是一样的。


高兴,自豪,难以置信,欣喜若狂。四爷能给他们写信,本身就是一种肯定。而四爷在信上祭出来的感情,总会叫人有几分动容。


被一个君主赏识,这在读书中心里是什么?士为知己者死啊。


即便知道这里面的意思不单纯,但那又如何?在林雨桐看来,就连李白那样的文人,接到皇帝的宣召,还仰天大笑出门去呢。


都说是‘学得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’。这封信,就是他们以后仕途的契机。


文人嘛!毛病多。矫情!


所以,四爷把每个人的面子都给撑起来了。给了银子,还不能说是辛苦费。


那么,在情感上和理智上,他们都会不自觉地倾向于四爷。


有了这些读书人,那么在舆论上,四爷就不怕世家了。就算是头大象,蚂蚁多了,也能将它给吞了。


这还不是最厉害的。最厉害的是,四爷要这些文人办的事。去百姓中调查!


既然去调查,那么,四爷对江南的设想,就会从这些文人的嘴里露出去。南北施政的差异,一定会点燃那些艰苦求生的最底层百姓的怒火。


只有有人善加引导,那么,那些世家的佃户,那些依托世家的百姓,就会群起而攻之!


世家存在的时间再长,能有多少人呢?能有受苦的大众的人还多吗?


“爷啊!”林雨桐轻轻的整理这信件,“您这力发的,真是大了。”


一个不小心,那些世家非得被人给撕了不可。


四爷轻笑一声,这才放下笔,揉了揉手腕:“爷正想着,谁能去江南坐镇。咱们就算要暴动,那也得是有组织,有纪律,有目的的暴动吧。”


林雨桐笑道:“这把戏,只有一个人最能领会您的意图。”


“三郎?”四爷问道。


林雨桐点点头,除了他不做他想。


三郎一大早就又被叫进了皇宫。四爷什么话也不说,指了指昨晚熬了一晚上写出来的信,“你先看看。”


三郎看了四爷一眼,他开始还以为是谁检举他的黑材料呢。心还提着呢。


谁知道一看内容,整个人都愣住了。


这不是要煽动大家闹事吗?


“这是要革世家的命啊!”三郎低声嘟囔了一声。


林雨桐险些笑场,赶紧转过身,一副什么都没听到的样子。


四爷脸上没有多余的神情,只看着三郎问道:“你觉得如何?”


“好!”三郎放下手里的信,看着四爷的眼神都有些奇异。“您这信要是送出去,这就不是信了,这就是一个个炸弹啊。抵得上百万雄师。”


没那么夸张!


四爷哼笑一声:“你觉得这接下来该怎么操作?”


三郎脸上的神色,就慢慢的正经了起来。好半天才道:“这肯定得有人引导吧。甚至不光是引导,还得带个头。没有人出头,下面的人心里就是再不满,也不敢真闹。”


没错。四爷肯定的点点头。


三郎见四爷的神色,心里一定,就立马道:“还有这些仕子,能来春闱,都是举人。举人的身份可不低,再加上他们也都有学生,都有同年同窗。读书人一旦闹起来,谁都得有顾忌。他们有顾忌,咱们没顾忌。再要是有咱们的大军配合……”


话还没说完,四爷就道:“那这事,就你来负责吧。这些信件,朕会亲自派人送到当事人手里,会比你先到一步。”


“去江南?”三郎一下子就站了起来,“我自己去?”


于是,当天下去,四爷就下旨,任命三郎为钦差,南下督战。


等不少人打听四爷派三郎南下的用意打听到方长青的跟前时,他才觉得,好似有好几天都没有在御书房当差了。皇上叫他整理水文气象的资料,他一直为这个忙着呢。


可这东西,钦天监就可以。为什么要自己做呢?


起初,他根本就没有犯疑心,因为这气象和水文资料,恰好是前线所在的位置。他以为是皇上不想走漏风声,这才叫自己亲自去的。


如今,回过头来,却发现,皇上这是刻意在支开他。


可是为什么呢?


自己哪里做的不合适吗?


是什么样的事情,叫皇上不打算叫他知道?


他的心里有些烦乱,也有些委屈。


四爷见方长青将资料都收拾出来了,就指了指一边的椅子,“坐吧。朕有话要说。”


方长青沉默的坐下,一时间还真是觉得天威难测。


四爷示意吴春来上茶,然后才看着方长青道:“这几天,朕是有意要支开你的。”


方长青愕然。对方如此坦然,倒叫他不知道如何往下接话了。


四爷摆摆手:“这事本与你不相干,不叫你知道是为了你好。”


方长青是世家出身,他骨子里就带着维护世家利益的因子。叫他知道了,不透露消息,就是背叛家族。一旦透露消息,就是背叛君主。


与其两难选择,倒不如一开始就不知道。


等方长青带着满肚子的疑问出去了,林雨桐才从里间出来,“您这是干嘛?过些日子他自然就知道了。现在这么模棱两可的话,他回去稍一琢磨,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。”要说就就说,要不说就别说,这么半遮半掩的,面上不叫人知道,可却非要暗示的人家猜不出来都不行。叫人琢磨不透他到底想干什么。


四爷将林雨桐往外推:“乖!回去给孩子喂奶吧。咱不费这脑子,你琢磨的累,爷解释的也辛苦。听话!”


嘛意思?咋到现在了,还瞧不起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