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> 第232章 心意已决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www.28gl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第232章 心意已决


赵恒一听,那还是入赘好,简单,也不用等到明年,还能提前一日住进陆家,这个好。


非常好。


“很好,本王虽是入赘,但聘礼不能少,你同韩长史一起准备吧!”


“主子,你说什么,你,你,你要入赘?你可是王爷……”青风一贯老成持重,这会儿舌头也打结了。


“大齐也没规定王爷不能入赘,下去赶紧该置办的置办起来!”赵恒又燃起希望来了。


果真是天无绝人之路。


青风:……


主子这……且不说皇上会不会同意,国公爷那儿也不好交代。


最关键,哪家敢招王爷做上门女婿,这不是找死吗?


青风哭丧着脸出了房间,这可如何是好,主子这脾气,谁也劝不了啊,要不要给国公爷写信求助?


青风想到了韩长史,纳谏这种事是长史的责任啊。


韩长史听青风说王爷要入赘,吓的腿一软,一屁股坐地上了,王爷这还是要搞大事情啊。


不行,不行,作为长史,他一定要告诉王爷,此事不妥,大大的不妥。


赵恒看着跪在地上的韩长史,还有陈公公。


韩长史和陈公公互看不顺眼已久,但在王爷要入赘这件事上,他们的态度出奇一致,那就是不能同意。


赵恒态度坚决:“本王心意已决!”


“殿下,男子入赘,自古到今都是被人看不起的,一般都是家里环境不好,或者父母早亡,难以活计的,您是王爷,怎么能入赘女方!”陈公公痛心疾首道。


“是啊,您可是王爷,会被人笑话的,皇上他老人家也绝对不会同意的!”韩长史补充道。


“本王家里条件好?本王两岁丧母,亲爹娶一屋子后娘,从此被家里不容,流落在外,姥姥不疼,舅舅不爱,唯一的亲兄长还英年早逝,本王这身世还不叫凄惨,你们还希望本王有多惨?”赵恒怒吼道。


他就说,满大齐,谁还有他的身世惨。


陈公公:他竟然无法辩驳。


韩长史:楚王殿下说的好像也是事实,不过,哪里怪怪的。


“本王就是个有名无实的闲散王爷,父皇儿子多我一个不多,少我一个不少,本王入赘后,几位皇子也能少个假想敌,以保平安,你们也能在安心在王府养老……”


陈公公和韩长史灰头土脸的从赵恒书房出来,俩人对视一眼,以前怎么没发现,楚王殿下好口才。


把他们都绕进去,竟说不出反对之词来。


出来后才想起一件事,楚王有什么惨的,再惨也是皇子,铁帽子亲王,一辈子荣华富贵。


他们还平安在王府养老?狗屁,楚王若是入赘,他们能有好果子?


可谁也不敢进去,楚王殿下说了,谁要再敢劝,他就弄死谁,丢出王府。


楚王有御赐的宝刀,谁不怕啊。


入赘就入赘吧。


按王爷的话,准备聘礼吧!


外面的守卫也不明白了,楚王府怎么突然从一潭死水到现在的风起云涌。


这府里的人比过年还忙活呢,不停的进进出出。


他们这好奇了,这忙什么呢?


这不过年不过节的,需要这么多人出去采买吗?


可也不敢问啊。


这万一是楚王故意做出来的混局,意图逃出去呢?


两个人一个眼神交汇,都想到了这里。


这事必须马上禀告皇上!


一合计,其中一人快马进宫,十万火急的架势,还以为出了大事。


“皇上,出大事了!”侍卫跑的气喘嘘嘘。


常贵呵斥道:“毛毛躁躁的像什么样子,到底怎么了?”


“皇上,楚王府出大事了!”侍卫喘着气。


皇上蹙眉:“楚王跑了?”


就这两个人也拦不住他,跑也是正常。


“还没有,但属下发现楚王府今日进进出出的人突然变多,府里十分的热闹……属下怀疑楚王殿下有可能借此混乱逃出府去!”侍卫分析道。


他是个有追求的侍卫,虽然是武将,但也要动脑子。


皇上哼了一声,摇摇头,那臭小子要逃出府用的着搞这些把戏?


“回去继续守着,出不了事!”皇上笃定道。


要娶人家女儿,赐婚的事都没搞定,他小子有脸上人家府上吗?


到那里怎么说,说他爹不同意,这事还得靠陆家努力?


就陆伯山的脾气,能把他打的躺着出来。


“这……”侍卫不解。


这要逃跑的节奏很明显了,为什么皇上不信呢?


“皇上让你继续守着就守着,磨蹭什么呢?”常贵挥手让侍卫退下。


皇上批阅奏章的笔突然停下,沉默了会儿开口道:“常贵,你说老五这是想干什么?”


“兴许是……找点事做吧?”常贵笑道。


“找事做?”找茬他倒是相信。


那个臭小子,没一刻消停的!


他要不要把陆伯山叫进宫来探探口风?


正想着,外面小太监传:“皇上,景王殿下从山东回来了,正在外面等召见!”


“老四也回来了?”皇上先是惊喜,接着脸上表情又僵了。


老四不会是听说了赐婚的事回来给他闹的吧?


你说这俩死孩子,怎么就喜欢上一个姑娘了呢?


这事给闹的。


让他怎么弄好?


皇上砸吧了下嘴:“传吧!”


景王瘦了许多,也黑了,比起往昔的儒雅更添了几分英气。


景王掀袍行礼:“儿臣参见父皇!”


赵穆先给皇上汇报了山东的情况,皇上十分满意。


没想到老四这次赈灾还解决了黄河河道这个积患。


赵穆给皇上的惊喜可不止这个,他从一个布兜里拿出一个长相有些奇怪的东西。


“父皇请看这个!”


“这是什么?”皇上还从来没见过。


“皇上,它叫番薯,是儿臣从一个海外船队那里听说的,此物是一种番邦农作物,亩产非常高,吃法有很多种!”


“儿臣此番在山东已经实验成功,证明它是适合大齐的土壤气候,才两个月已经长势喜人,若来年大规模播种,就能解决我大齐的粮食问题!”赵穆眉飞色舞。


皇上听赵穆说完,登时大喜:“真有如此神奇?”


“儿臣不敢欺瞒!”赵穆目前已经知道几种番薯的烹饪方法。


后来,他又命人去搜集番薯的吃法,如今已经有十多种。


这番薯还可以磨成粉,和南方的米粉的吃法差不多。


“好,好,好!”皇上连说了几个好字,龙心大悦。


常贵也松了口气,可算是有个好消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