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笔趣阁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190章 化学源于爱情?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www.28gl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赐婚的旨意下达,意味着这桩婚事正式确定,婚礼也进入倒计时。


尽管此事早就属于公开的秘密,但群臣依然给予了足够的关注。


尤其是和陈景恪关系好的人,更是由衷的为他开心,纷纷登门祝贺。


蓝玉是最积极的,直接准备了十几车宝贝,说是要给他当聘礼用。


但陈景恪却消失了,准确说是闭关了。


他进入皇宫,找到朱元璋和马皇后,声称要为公主准备一份独一无二的聘礼。


需要一些工匠和材料,并且要求绝对保密。


朱元璋和马皇后都非常惊讶,他们都知道陈家的家底。


即便是冯氏被封诰命,陈景恪当了伴读,全家也都靠那点俸禄和陈远的药铺为生。


虽然比一般人家过得要好,却也算不上什么大富大贵。


本来也没打算让陈景恪出什么聘礼。


况且老朱也不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人,驸马有才比什么都重要。


但现在陈景恪主动开口,事情就不一样了。


竟然还号称独一无二。


他们也想知道,到底是什么东西,能称得上独一无二。


尤其是两人都知道,他是掌握着一些秘术的。


连变色油墨和无酸纸都能造的出来,或许还真能造出什么宝贝来。


不知道真相的人,就是另外一种看法了。


关心他的,担心他没办法收场。


心中还有些责备,好好的为什么要节外生枝呢?


更多的人则等着看笑话,还独一无二的聘礼。


你也不看看和你结亲的是什么人家,那可是皇家,什么宝贝没有。


你还能拿出什么独一无二的东西来?


看伱准备怎么收场。


福清公主的生母郑定妃,听说此事后愁的是茶饭不思,人都憔悴了许多。


心中没少埋怨这个女婿,好好的成婚不行吗?


我们稀罕你那点聘礼吗?现在可怎么办是好。


她将自己珍藏的宝贝,都拿出来清点了一下。


想要看看有没有什么,能称得上独一无二的宝贝。


好给陈景恪,让他把面子保住。


只是她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,在皇宫里就是小透明,还要靠着女儿才能稳固住地位。


又能有什么稀罕东西呢。


看着那一堆‘破铜烂铁’,她都要急哭了。


既痛恨自己无能,又埋怨陈景恪不知轻重。


然后她又想拉着福清公主去求马皇后:“娘娘那么重视景恪,对你又很是宠爱,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。”


福清公主有些哭笑不得,但更多的是感动。


这个母亲或许能力不足,也没有什么大的本事,但给了自己全部的关心和爱护:


“您别担心,他的本事我知道,从不无的放矢,您就安心等着吧。”


郑定妃显然认为,女儿被爱情冲昏了头脑,并不相信。


福清公主又不能对她说那些机密,只能说道:


“您就算不相信我,也应该相信爹爹和娘娘吧。”


“这么大的事情,他们又岂会任由他胡闹。”


“再说了,您能想到的事情,爹爹和娘娘又如何能想不到。”


“就算最后他拿不出独一无二的宝贝,他们也不会让他出丑的。”


闻言,郑定妃才稍稍放下心来。


但也一再叮嘱女儿:“嫁过去之后,可要好好盯着点他,莫要再让他如此不知轻重。”


福清公主也没有再说什么,只是顺着她道:


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


——


准备聘礼,属于陈景恪临时起意。


一开始他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,或者说最开始他对福清公主也没啥特别感觉。


反正都是包办婚姻,实在没啥可说的。


直到上一次,她帮他揭穿那群大佬们的计划。


有时候心动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。


那一刻他的内心被触动了,产生了别样的情愫。


一个女人全心全意对你好,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。


但直到这会儿,他依然没有想过聘礼的事情。


按照他的想法,老朱也不是那种穷讲究的人。


欧阳伦和安庆公主成婚,也没准备什么像样的聘礼。


人家的婚礼照样举办的很成功,夫妻感情甚笃。


等随着婚期临近,他的想法就变了。


毕竟这是结婚,上辈子三十好几了还是单身狗。


两辈子就结这么一次婚,必须要上心一点。


当然了,皇家婚礼有固定的规矩,这个他没办法。


可聘礼这东西是他能决定的啊。


干脆就准备一份独一无二的聘礼吧。


但独一无二太难了,尤其是皇家,什么珍奇异宝没见过啊。


想在珍惜方面着手,太难了。


所以就要换个思路,从价值方面入手。


什么东西价值很高,高到能影响国家财政的?


玻璃。


这玩意儿,在古代堪比印钞机。


本来他还想着,等将来发展理科,用玻璃替理科打响第一枪。


但能打响理科的产品太多了,不缺玻璃这一个。


而自己的婚礼,两辈子就这一次,更需要玻璃啊。


至于为什么不自己造玻璃卖,而是把制作方法交给朱元璋,原因很简单。


虽然沈万三的故事是假的,可道理是真的。


个人比国家还富有,不宰你宰谁啊。


交给朱元璋还能落个好。


但也不能无条件的给,万一老朱养成习惯,看到好东西就想要走,那也不行。


聘礼就是个不错的借口。


福清公主也会很感动,婚后两口子的日子会更和谐。


可以说一举多得。


于是,他就决定,将玻璃制作配方作为聘礼。


关于玻璃的制作方法,前世应该没人不知道。


沙子烧一烧就行了。


有难度的是去除其中的杂质,造出透明或者特定颜色的玻璃。


但这也难不住陈景恪,作为理科生,他还是知道一点原理。


说起玻璃,其实很早以前就存在了。


只不过那时候叫琉璃。


烧玻璃的技术也并非西方独有,中国很早就有烧玻璃的记载,各种古墓也出土过玻璃制品。


很多即便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,也称得上是顶级艺术品。


只是中国古代烧制出来的属于铅钡玻璃。


因为化学性质的原因脆弱易碎、不耐高温,所以基本都是作为装饰品使用。


器皿应用并不广泛。


西方的钠钙玻璃可以耐高温,使用范围更广,获得了全面推广。


所谓钠钙玻璃,就是石英砂、硼砂、石灰石等材料烧制而成。


之所以有颜色,是这些材料中含有金属元素。


去除金属元素的方法非常简单,添加氧化镁、氧化铝等物质进行中和。


这些中和物,有些他也不知道怎么弄。


比如氧化铝,这玩意儿他是真不懂。


但有些他知道,


比如氧化镁,这玩意儿有天然矿石叫方镁石。


知道材料剩下的就简单了,一遍遍试错。


多试验几次总能烧制出透明度高的玻璃,到时候才真的是抢钱。


把烧制玻璃需要的材料和大致步骤写下来,又根据当前的生产力设计了一套实验流程,几经修改才算满意。


当然,这个流程也只是大致的,具体的生产步骤,还需要实操总结。


试验自然不能在自己家进行,一来没那个条件,二来也没有足够的帮手。


于是他就直接进宫找到朱元璋,说要亲手打造聘礼。


老朱也很好奇,完全按照他的要求,准备了一个试验场地。


出于保密,在宫里单独划出了一重院落。


所需工匠等等,全都是宫里提供的。


各种原材料,也是分批采购。


只是,朱元璋看着清单上的各种石头,很是疑惑。


这些东西就能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大宝贝?


变色油墨还需要银子进行那个什么反应呢,这一堆破石头能做啥?


不过他知道陈景恪掌握有不少秘法,说不定真能造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也说不定呢。


——


没有上手的时候,总觉得事情很简单。


真正上手才知道,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。


烧玻璃其实很简单,陈景恪让人开炉,很轻松就获得了一堆玻璃液。


凝固之后得到一大坨丑不拉几的玻璃疙瘩。


那群工匠都惊呆了,没想到琉璃竟然是用沙子石头烧出来的。


但陈景恪却直皱眉头,温度不达标,材料融化不彻底。


试了几次都是如此。


改用木炭、煤炭为材料,温度还是升不上去。


这时他才想起,貌似烧玻璃需要用碱来降低熔点。


可在古代他上哪弄碱去啊。


制碱法他倒是知道,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制碱法他都知道。


但以现在的工艺……还是想想别的土办法吧。


他就想到用草木灰浸水,过滤获得土碱。


确实有一定效果,但也只有一点效果。


而且草木灰含有多种金属离子,造出来的玻璃颜色更复杂。


没办法,回头看看怎么把碱弄出来吧。


侯氏制碱法对生产工艺要求更高,直接排除。


索尔维制碱法较为简单,倒是能勉强一试。


但紧接着又一大难题来了,制碱需要氨气做反应物。


氨气的制备方法他知道,可以现在的工艺,是真弄不出来。


左思右想,还真给他想到一个不是法子的法子。


牛。


牛吃草,材料在牛胃里发酵,会产生一种混合气体,其中氨气的占比就很高。


不知道用这种气体,能不能弄出碱来。


不管了,先试一试再说吧。


于是就写了一个条子,还贴心的附上了,安全取‘牛气’的方法。


弄个细细的中空小管,从皮下插进牛胃放气。


然后用动物膀胱当容器,盛放气体。


朱元璋看到这个清单,终于有点绷不住了。


要石头就算了,现在连牛胃气都需要?那要不要牛粪啊?


不过他还是让人按照方法,收集了所需气体送了进去。


还别说,经过几轮试验,竟然真的制备出了纯碱。


索尔维制碱法,氨气是可以重复使用的。


理论上,他可以获得无数的碱。


只是生产效率有点低而已。


陈景恪都有点佩服自己的奇思妙想了。


而且三酸两碱,可是化学的母液。


现在这些东西全都有了,化学起飞的翅膀已经就位。


就是不知道,当后人听说自己是为了给媳妇弄聘礼,才造出玻璃,搞出了碱,会是什么表情。


嗯,估计会说,现代化学起源于一场爱情。


应该能收获不少粉丝。


有了碱的加入,果然获得了完全溶解的玻璃溶液。


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,调整各种中和材料的添加比例,最终获得了透明的玻璃。


那一刻,陈景恪心中充满了成就感。


然后就是不停地重复,总结出最适合的生产流程。


等到工匠们明白制作玻璃的原理,就没陈景恪什么事儿了。


这群技艺大师开始变着花样秀技术。


添加各种材料,获得想要的颜色。


甚至有工匠在偶然下搞出了渐变色,虽然成功率极低,成品全看运气,但已经足够惊艳了。


各种各样的玻璃工艺品,在他们手中制作出来。


很多产品,就连陈景恪这个穿越者都叹为观止。


陈景恪也没闲着,他准备亲手制作一样玻璃制品。


他没有那么多艺术细胞,搞不出什么新花样。


所以弄了个极简风格的产品,平面镜。


平面镜就需要平面玻璃,小块平面玻璃可以靠吹瓶子获得。


先将玻璃溶液吹成胆状,剪去两头,再竖着剪开,铺展,稍微打磨就成了。


但这种方法,只能造一尺见方的小平面玻璃。


几尺长的大块平面玻璃,就没办法靠吹气获得了。


工业生产大平面玻璃的技术,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才被攻克。


就是浮法玻璃。


在此之前,只能靠手工打磨才能获得。


最熟练的工人,也需要超过一百个工时才能打磨出来。


所以价格非常昂贵。


据说同治皇帝想给自己的门,安装一块大玻璃,需要花费四万两白银。


虽然有当冤大头的嫌疑,但也足见大块平面玻璃的价格,是多么昂贵。


陈景恪先是让人用吹瓶子的方法,制作了一批小块平面镜。


然后找来几个擅长打磨的工匠,花费半个月时间,制作出了四块六尺长三尺宽的大镜子。


这半个月里,其他工匠各显其能,造出了上百件各种工艺品。


而制作玻璃的工艺流程,在不停的试验中也趋于成熟。


陈景恪终于决定,出关。


想想外面那些人,见到这份聘礼时的表情……


真是让人期待啊。


(本章完)